
【打開怡安的食器棚】流口水攤位與鹽小卷偽燉飯
文字、攝影|盧怡安、編輯|Josh Peng
傳統菜市場裡有一種奇特又常見的攤位,我不太知道怎麼稱呼它比較好。
咦?你可能會說,賣蔬菜就是蔬菜攤,賣魚就是魚攤,賣熟食就是熟食攤,有什麼難的?
噢,這種攤位上,會賣發好的乾魷魚,發好的魚皮,賣新鮮蚵仔,賣蛤仔蜆仔,還有鳥蛋和榨菜。到不同的市場裡都見得到,大部分都是這些組合。怎麼樣?很難稱呼吧?
我想要叫它流口水攤位。因為在這個攤位上,我經常光看就流口水,最喜歡的,就是鹽小卷。
鹽小卷是深胭脂粉,帶著已接近紫色的斑紋。個頭通常小小的,但漬得很鹹,滋味很有爆炸性。
我去家附近菜市場買的時候,紮著低馬尾的老闆總是會叮嚀我說,這要事先浸水,不然,「妳會撞破水缸。」嗯?我是司馬光嗎?沒有啦,在台語的俚語中,意思是會超鹹,搶著喝水,急到撞破水缸。我媽也很喜歡這樣講。然後我媽在還沒吃素以前,也很喜歡買來吃。
最近剛好在一位前輩的書中看到,她和家人,拿這種鹹到骨子深處的鹽小卷沒辦法。比較像是以往節儉時代,挾一口就可以配好幾碗飯的月底食材。不過現在,窮酸感太重,可能不太常吃。
我是深深信奉鹽味的教徒。不管是老闆的好心警告,或是前輩的無奈,我都當耳邊風。怎麼能拿去浸水呢?鹽小卷的美妙,就在那個深沈,有長長後韻的鹹味啊。
我沒有準備水缸,我準備了,一把平底鍋。要來做,鹽小卷燉飯。
鹽小卷是真的很鹹,但是,當它巧妙的融入淡淡甜味的米香裡面時,你會覺得很剛好。把這個陳香鹹味洗掉就可惜了,我們一起來品嚐吧。
首先,完全要放大它那種爆炸性的重鹹香,爆香它吧。在平底鍋裡,用一點油慢慢的煎出焦褐色,光聞就可以下飯五碗的香味,有夠誘人。接著把洋蔥也一起炒到焦黃。燉飯用的米種Arborio,也一起炒香。
洋蔥啊、燉飯的米啊,還有等等會加入的奶油啊、酸豆等等,原本大概都不是會和鹽小卷聯想在一起的同伴。但是一起炒香時,你就知道了。鹽小卷好像跟它們一國的耶,重而帶著一點陳放過的香味,和鯷魚,說不定有八七%相近。和酸豆,更是天作之合。酸豆鹹裡帶香的酸味,彷彿就是來襯托鹽小卷的鹹味,把它帶出活潑感和輕快的合音天使。
用VERMICULAR琺瑯鑄鐵平底鍋來做這道料理,真是太棒了!煎香的小卷味,乃至微微焦化的洋蔥氣味,完全不浪費的從鍋底滲透到了米粒裡面。
抱歉,要加奶油的時候,我手縮了起來。要刨上起司的時候,我也猶豫不決。
不是我故意要惹惱義大利人,是我最近太胖,體脂高到一個天文數字。原諒我沒有加入奶油,沒有刨上起司,沒有讓我一勺一勺慢慢分多次加入湯汁去滾煮的米,變成「all' onda」,如海浪般湧動的creamy質地。
不過,用鑄鐵平底鍋來做這道料理,太棒了。煎香的小卷味,乃至微微焦化的洋蔥氣味,完全不浪費的從鍋底滲透到了米粒裡面。湯汁被米粒飽飽的吸收後,表面看似有點像西班牙paella那樣烤得微乾,實際上是很濕潤的,水分都在米粒裡面。然後再好整以暇的加一湯勺(我加的其實是水就夠了),總共加四次,直到米粒透徹,充滿香氣與滋味。我以後都要用平底鍋來做。
鹽小卷的氣味,融入在米香裡的時候,太剛好了。如同威士忌做成High Ball的時候,滋味一層一層打開:帶一點點辛香的棕色氣味在最上層,然後是恰到好處,胭脂色調的海鮮鹹味,米的稻香感沒有被掩藏,在這裡凸顯出來,最後是深深回甘的甜。
已經不會死鹹了。不過,我原本以為整體滋味,會平均在米粒裡平平鋪開來。但比想像更棒的是,我發現鹽小卷的風味,是在裡面鋪陳成,有幾座丘陵起伏的平原。靠近整尾小卷的部分,還是會有比較強的胭脂紅香氣。然後整尾小卷本人,已經由濃鹹轉甜,成為帶Q勁的好吃一夜干感覺。
沒有creamy的質地還是很可惜。只能稱為鹽小卷偽燉飯。等我瘦了,我一定要重做這道料理,大吃。
鹽小卷偽燉飯怎麼做?
鹽小卷約八尾、Arborio米一百克、洋蔥半顆、奶油二十克、酸豆一湯匙、起司少許、檸檬半顆
鹽小卷在平底鍋中煎出香味和焦褐色,加入切丁的洋蔥,炒至焦褐
加入米,慢慢炒香
加入一勺水(一百毫升以內)與酸豆,開始滾煮,等到米粒都吸收後,再加入一勺水,這樣重複約四次,直到米粒逐漸快要煮透
加入奶油,繼續滾煮,讓整體滑潤
刨入起司,煮成濃稠的質地即成
可以準備一點檸檬片,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