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后翼棄兵》示範了成為年度話題之作的必殺技

文字|張硯拓、編輯|Mimy Chan、劇照|Netflix提供索尼影業


在為這個月專欄挑片的時候,發現《后翼棄兵》竟然已經是整整四年前的影集了,著實讓我嚇一大跳。進入到串流時代之後,各種平台、頻道、戲院、影展⋯⋯已經塞滿無數根本不可能看完的影視內容,不只是在數量上看不完,推陳出新的頻率更是難追,以至於很多時候,所謂「話題之作」也可能只有一兩週的熱度——《淚之女王》之後是《馴鹿寶貝》,《黑白大廚》接著又有《影后》,一兩個月前最潮的話題,常常感覺上,好像是兩季以前的事了。


然而,當我想起 2020 年的《后翼棄兵》,依然能清晰記得當時坐在租屋處的小桌前、用 11 吋筆電通宵看完的感受,那個情境恍如昨日,怎麼都不像四年前。真是太神奇了。



《后翼棄兵》是個描寫西洋棋天才少女的養成、崛起與稱霸世界的故事。作為一部影集,它有足夠篇幅從童年講起,描述女主角貝絲.哈蒙如何在孤兒院的角落被藏於民間的高手啟發,接著展露天份,進入西洋棋界,一路過關斬將到最後,擊敗了俄羅斯棋王。

在故事核心,《后翼棄兵》是文學與影視領域的「孤獨天才」(loner genius)類型公式的變形。一個典型的孤獨天才除了有超凡的能力,還往往性格古怪、不太社會化,有著崎嶇的成長背景,甚至是精神困境。這樣的天才會以他的天份震懾世人,但他的不諳世事也往往會讓身邊的人側目、困擾,甚至引來和體制的對立。或許可以說,這些孤獨天才的故事會讓凡人如我們邊看、邊讚嘆,既羨慕他的能力,同時也為他的無法尋常生活、不在乎世俗名利,而覺得「人世間還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嘛」,從而心情好過一點。


不過,《后翼棄兵》裡的孤獨天才有個顯而易見的大不同,就是她是個女生。幾乎所有過往的孤獨天才主角,不論是數學家、私家偵探、解碼天才還是社群網站創辦人,都是男生,而圍繞他身邊的是許多被他的才華折服的男配角,以及為其才華傾倒的女性們。相對地,《后翼棄兵》的貝絲有著一大票敗倒在她的棋藝下、同時拜倒在她的風采裡的男生夥伴。在故事裡,他們既無法奪得她的芳心,又非常君子地在甘拜下風的同時,心無芥蒂地成為她的戰友。

在此,將主角設定為女性帶來的優勢,或許正是這部影集的聰明之處。如前面所說,一個典型的孤獨天才男生,往往是一旦少了天份、就一點也不可愛的角色。但在這裡,由安雅.泰勒.喬伊飾演的貝絲是個很有魅力的女子——甚至在當年播映後,還被批評「即使在最落魄、喪氣、酗酒的場面,還是有著完美的妝髮、穿著合身性感的衣服在跳舞,根本是某種男性凝視幻想出來的女生。」——而這樣的「好看」,以及絲毫沒有掉入分分合合的愛情糾葛、也沒有放入現實中棋界必然會有的系統性性別歧視、近乎烏托邦的劇情,都讓這部劇顯得「輕快」,得以在激烈的串流戰國時代突圍。

如今回想 2020 年,那正是醞釀許久的串流浪潮,因為全世界疫情的推波助瀾,而水淹金山寺的一年。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影集」大多是在電視頻道上、一週播一集、一次播個大半年的節奏。(好吧還有一種東西叫八點檔,那是另一個世界了⋯⋯)而一部成功的影集往往可以播個五年、十年,也就是說,每一集四、五十分鐘的篇幅必須能夠延展成數十、上百集,這讓編劇們必須建立一套可以不斷重複的、每一集都自帶起承轉合的單位結構;同時在這一週一週播出的過程裡,要讓觀眾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劇中的眾多角色和世界觀,從而願意在每週固定的時間,打開電視。

這一切在串流出現之後,從根本被改變了。當 Netflix 開始把影集一口氣上架一整季,就讓喜愛「追劇」的族群開始變成用週末兩天、甚至通宵一個晚上就把整部影集看完。這讓影集的編劇們自由了,可以用很長的篇幅好好說一個大故事,不被一集一個小故事的結構綁住;但同時,也因為影視內容爆炸性的過剩,競爭超級激烈,編劇們要面對如果不能在前三集、或第一集看完、或開頭十五分鐘就把觀眾抓住,就根本得不到機會的壓力。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后翼棄兵》除了有吸引人的主角,及一路上的對手紛紛變夥伴的熱血劇情,還得利於「棋賽」主題,有著一層一層熱度堆疊、過關斬將的推進結構——再加上它只有短短七集!完全可以讓人沒有負擔地、一集一集看下去。

2020 年十月,《后翼棄兵》在上線之後爆紅,很快地在全球 63 個國家的 Netflix 都攻上排行榜的冠軍;一個月後,它以 6200 萬用戶的收視數字(大家別忘了,每一戶可能不只一個人在看喔!)成為 Netflix 史上最成功的影集。這些數據都證明了,一個成功的劇本可以跨越語言、文化,征服全世界的觀眾。


最近一年,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觀眾選擇看什麼片/追什麼劇,已經不是只考慮「我對什麼有興趣」,還會下意識地考量「我把時間花在什麼內容上,對我在社群上的曝光和參與話題,最有幫助?」

也就是說,即使戲院正在演我想看的電影,但是當網路上全都在討論某部台劇,不趕快看(以及趕快發言)就落伍了,那我到底是要花大把時間換衣服、出門、去戲院看一部看完也沒有人能討論,就算在社群上提起也沒人理的「好電影」?還是乾脆在家打開電視,快速追完一部可以讓我馬上跟上最 IN 的新話題、擁有談資的劇呢?



上面的感嘆,其實沒有抱怨之意,畢竟在茫茫串流之海中,能夠突圍而出成為話題的影集,肯定也是費盡了千辛萬苦、用心用力。然而,現今討論一部影集如何成功,已經很難只討論它哪裡「拍得好」,而不去注意它哪邊「計算很精準」了。

話說回來,《后翼棄兵》選擇說一個女性天才的故事,既迷倒了男性觀眾,又讓女性觀眾(終於)有個勵志的人物故事可以帶入自己——這樣的安排,不也是絕佳的一步棋嗎?



  • # hence,雜誌
author

【影評人暨《釀電影》主編 張硯拓】

曾任金馬獎、香港電影節費比西獎、女性影展、高雄電影節評審。出版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文章散見《大誌》、《BIOS monthly》、《新活水》、《500輯》、《聯合文學》等線上與紙本媒體。有點太過於寵兩隻貓。

FB / Letterboxd:yentuo|IG:yentuochang

【深夜時光電影院】專欄

二〇〇〇年是新舊世紀的交替,也是我剛滿十八歲的一年。當時的世界還未脫離世紀末的狂歡,當年的我也沒有意識到「真正」的人生已經開啟了。那些年遇上的電影,後來一一成為我的心靈寶石,構築我的記憶和價值觀,也和現在的自己對話。在這個專欄裡,我想要一步一部,重訪它們。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