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臺灣建築?忠泰美術館年度大展《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回望解嚴後的自由時代,如何反轉臺灣建築的樣貌?

文|彭永翔、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建築是複雜的,因為它反映了生活。」

—Renzo Piano

建築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建築與政治又如何交互影響,反應生活的現實?

1987年的解嚴,讓台灣從專制的牢籠迎向自由的土壤,鬆開了媒體與集會的緊箍咒,讓我們可以自由地議論政治、自由地上街抗爭社會不義,這些如今看來習以為常的日常,在當時卻是難以想像的遙遠烏托邦。而隨著社會體制的轉變,臺灣建築也逐漸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

經過兩年多籌辦,由總策劃龔書章與忠泰美術館共同策劃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從即日起至2025/01/12於忠泰美術館展出!展覽由近250個機構及個人共同協助參與,展示超過400件文件檔案,探索1980-2010年間的發展與變化。探索「解嚴」如何影響臺灣建築發展,建築媒體的出現與建築展覽的議題又如何形構了建築的思考,以及什麼才是臺灣建築的提問?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總策劃龔書章。 ©忠泰美術館

在解嚴之後,臺灣建築到底改變了什麼,到底有什麼樣新的發展?是這次展覽滿重要的主軸!

對此次展覽總策劃龔書章來說,2024年其實是建築界相當重要的一年。繼年初於北美館展出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探索二戰之後的建築師們如王大閎、修澤蘭、至高而潘,如何從日本殖民文化融合日洋台的建築風格逐漸轉向至現代語彙的建築風格;《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則聚焦於1980年-2010年,嘗試梳理解嚴世代的建築師們(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87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建築人)如何產生新價值觀,其形成的反轉力又如何改變臺灣建築?


左圖:《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西寶國小 ©忠泰美術館。右圖: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1樓大廳, 以一條不連續的紅線,傳遞出臺灣建築的「不連續性」。©忠泰美術館


展覽觸角不僅限於建築圖面與作品,而是從四大面向「建築展覽」、「建築媒體」、「九二一地震」、「建築設計」,以巨觀視角呈現出解嚴世代的特殊群像。

這30年的作品具有解放性(Liberal),它們剛好都有著與傳統、傳承不同的『不連續性』,而這也回應台灣的社會、環境與文化,如何改變翻轉。」龔書章認為這些「不連續性」正形構了臺灣建築的多元面貌,展覽的英文標題Shifting Horizons,反映的正是被解放後的更加自由、更多元的水平線樣貌。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第一維管束。 ©忠泰美術館


看見那一個解嚴後的大時代與解嚴世代的建築人

1987年不僅是解嚴的一年,同時也是房價與股市齊聲而漲的一年。那是一個臺灣迎來經濟奇蹟,卻也眾聲暄嘩的時代。


走入展場,房產代銷的狂熱與佔領忠孝東路的無殼蝸牛運動大尺度的兩幅照片輸出交相對立、股市狂飆突破萬點的資本激情與野百合學運的理想激昂交錯,自由釋放了言論、卻也釋放了資本,彷若將我們帶回了那個充滿各種可能的時代。


1989年8月26日忠孝東路無殼蝸牛運動(俯視)。 ©聯合報系


左圖:1989年6月17日股市萬點,號子裡開香檳慶祝 ©聯合報系。右圖:1989年8月26日忠孝東路無殼蝸牛運動(俯視) ©聯合報系

展場另一側則以島嶼的意象,呈現著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系譜。

「解嚴世代」指的則是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87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建築人。此時雖仍處於戒嚴時期,但建築教育環境卻逐漸鬆動與質變,是誰啟蒙了他們的問題意識?哪些議題與向度打開「解嚴世代」對於建築的視野?策展團隊以「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與「設計美學」切入,呈現當時所關注的三個主要議題。例如銘傳大學副教授褚瑞基就分享當時進入淡江建築時,蔣勳突破教學限於教室的結界,帶著這群才初入大學的學生們,去看京劇、去美術館、泡溫泉,啟蒙了他們要回到「做創作的身體」,用身體去對抗面對世界。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大事記與解嚴世代群島浮現;圖片前方展示的則是1990年創刊的建築媒體《雅砌雜誌》呈現的各期精彩企劃。 ©忠泰美術館

編輯人、企劃人們都必看的「建築媒體」精彩專題!

如何理解一個時代?策展團隊亦從當時的建築媒體與建築展覽,看見那個時代的建築關懷。

解嚴之後,言論自由終於解放,報章雜誌的出版也在報禁解除後,於各領域中遍地開花。建築媒體也逐漸興起,許多當時的企劃,如今看來,依然充滿創意與議題性,媒體人、企劃人必看!

例如1990年創刊的《雅砌雜誌》,從建築角度探討社會和生活議題,跳脫過往建築媒體以建築師為主要受眾的思考,讓建築逐漸接近大眾視野,並勇於探討著各種回應社會現狀的敏感議題。例如在「抗爭與空間」企劃中,解析了野百合學運如何在威權性的中正紀念堂規劃抗爭動線,觀點突破亦挑戰當時的社會,那是在解嚴媒體不再受到政府言論管制後,才有可能出版的題目。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展出20期《雅砌》 雜誌©忠泰美術館

而在建築媒體光譜的另一端,則是以各種Kuso創意呈現建築設計的《egg》雜誌。例如舉辦「第一屆臺灣憂質建築后里豆獎」,由網友票選10件希望「讓你倒」的建築設計,再由當時大約40歲的解嚴時代建築設計專業者共同評選出前三名。或是企劃出「建築師打棒球」這樣的專題。企劃人們看完後,想必也可以從中得到滿滿靈感,把企畫做得更活更有趣!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建築媒體 ©忠泰美術館


從展覽命題看建築議題的輪轉


隨著解嚴後的社會與都市急速變化,關於建築的理解與論述,也透過文化機構中的公開展覽被持續討論與建構。朝向大眾的公開展覽本身就是各種力量與意識形態的角力場。除了一般大眾,建築學習者也在觀展或實際參與籌備的過程中,從而將對於「何謂自身的建築」之理解不斷深化與內化。

198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建築之美》特展,根據中國史觀之歷代建築型態進行脈絡爬梳,而在同年舉辦的《「開東合西」:1985年台日建築師聯展》,則是臺灣第一次舉辦的國際建築師聯展,嘗試藉此跳脫出西方建築思考的框架,建立建築的東方思考。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建築展覽 ©忠泰美術館

2000年台灣首次站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際舞台,呈現著臺灣建築的面貌與與議題。2004年主辦大會主題為《蛻變》(Metamorph),我國由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呂理煌教授帶領之「建築繁殖場」代表參展,展題為《台灣館-建築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Taiwan: The Interbreeding Field),用身體去蓋房子,用身體取代思想。2006年台灣館由策展人阮慶岳教授策畫以《微型城市》(Micro Cities)為題,邀請劉國滄、黃聲遠、謝英俊和來自荷蘭的Marco Casagrande 以及來自挪威的3RW Architects建築團體共同參展,嘗試建構台灣建築的本體性。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呈現著2000-2010年臺灣參與《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各次策展主題,回望臺灣建築當時所關懷的議題演變及轉向。©忠泰美術館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建築繁殖場 ©忠泰美術館

同年在台灣,由已逝的資深建築媒體人林芳怡策展的《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將建築更拉近大眾生活,並將建築的展場從如廟堂般的美術館,拉至更貼近大眾的誠品書店,展出14位台灣中生代建築師共10件未能實現的建築個案,期待開拓觀眾對生活空間的想像與嚮往。當時面對這樣的小眾議題,對於策展團隊及誠品都是相當大的挑戰與嘗試。

解嚴世代的反轉

解嚴世代的建築師們,在經歷過解嚴、台灣首次進入威尼斯建築雙年展、921大地震等政治、文化、自然災害事件後,他們藉由建築空間設計,反轉了什麼?傳遞了何種理念與價值,又如何連結社會,如何影響都市與建築的發展?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一點點震,一點點動「九二一地震」 ©忠泰美術館


因著災後重建而啟動的「新校園運動」、保存地震記憶的「地震教育園區」競圖,將921大地震的傷痛,以建築轉化為撫慰的力量。當時的新校園運動推手——建築師姜樂靜,藉由潭南國小重新詮釋校園建築,讓學校不再是上對下的規訓空間,而是引發孩子們學習慾望並回應當地文化的場域。她將布農族的家屋轉化為校園,在有限的基地下,將教室置於操場中間,孩子們既可在舒適的教室靜心學習,亦可自由地在校園中奔跑,也影響了許多建築師對於校園建築的思考。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潭南國小©忠泰美術館

除了潭南國小案例外,展覽亦包含「好茶部落」聚落保存與復興計畫、蘊含歷史記憶的「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顛覆建築教育模式的「建築繁殖場」、翻轉都市公共空間的「凱旋公園暨新福宮廣場」和「新竹市東門城廣場」、不同思維的都市規劃「第一維管束」、創新校園規劃的「西寶國小」、住宅建築「青田主人」、宗教建築「菩薩寺」,以十個案例的分析與介紹,試圖呈現解嚴世代在實際的行動中展現出的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二二八紀念碑,此為王為河之提案,雖然最後未能興建,但其設計概念一反過往紀念碑的沉重感,希望讓觀者藉由詩意的設計,撫慰歷史所帶來的傷痛。當時的評審委員高而潘與陳其寬認為王為河的提案,超越了一般對於紀念碑的想像,評價極高。©忠泰美術館


左圖:《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好茶部落 ©忠泰美術館。右圖:2018年舊好茶部落空拍©趙浩宇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新竹市東門城廣場 ©忠泰美術館

建築人們,秀出你們40-50歲的代表作!

在建築師的養成之路上,通常40-50歲是建築師成熟期。此次展中亦回望68組建築團隊在此時期的代表作,看建築師如何以作品回應時代,例如王大閎的臺大學生活動中心、修澤蘭的中山樓、蔡柏鋒的萬年商業大樓、李祖原的環亞世界、原相聯合建築的新港藝術高中、黃聲遠的津梅棧道、謝英俊的邵族原住民部落重建等,不僅關注議題各異,作品尺度也大有不同。

對於總策劃龔書章而言,此次的展覽絕非臺灣建築的全貌,而只是起點,希望藉由此展覽作為平台,發展臺灣建築自己的論述。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2樓展區-走廊「當我們一起走過」, 回望68組建築團隊在40-50歲時的代表作。©忠泰美術館

忠泰基金會李彥良執行長表示:「《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試圖勾勒出臺灣建築歷史多元發展的初步脈絡。歷史從來就不只是過去,而是讓我們可以映照自身,反思自我的一面鏡子。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策劃團隊: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左起)、展覽總策劃龔書章(右3)、研究小組成員褚瑞基(左2起)、郭文亮、林芳慧、吳光庭、王增榮(右2)與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右)。©忠泰美術館


Box|《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 Shifting Horizons: The Generation of Emancipatory Architecture in Taiwan》


展覽日期|2024 年 8 月 31 日(六)至 2025 年 1 月12 日(日)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PLUS+同場加映!2024奧夫塞計畫《當自由盛開成舞》——忠泰企業大廳1樓

忠泰美術館長期策劃主辦的藝術實踐計畫「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亦於即日起,在忠泰企業一樓大廳,推出全新展覽《當自由盛開成舞》。


美術館今年邀請到曾在2023年為臺灣斬獲《倫敦設計雙年展》最佳設計獎的曾令理與偶然設計共同合作,以忠泰企業大廳作為發想基地。


《當自由盛開成舞》把現地的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高度近6米、寬度近10米的大尺度三維空間動態雕塑。©忠泰美術館


創作團隊在挑高明亮的大廳空間中,將大廳內作為管制公私領域的界線—「欄杆」,多重複製、擴展與延伸,讓無機的金屬展現如同掙脫束縛般充滿生命力的舞動姿態。更挑戰把現地的二維平面金屬線條,轉化為高度近6米、寬度近10米的大尺度三維空間動態雕塑,將阻隔功能的物件,翻轉成為了蘊含自由的象徵,突破空間與物件的框架,同時也讓觀者重新思考「空間與自由」、「公私領域劃分」、「管理控制與開放探索」的關係。曾令理與團隊更特意選用了許多與基地契合的材料,一如往常的細膩手法,讓作品完全融入空間之中,彷彿一直都在這裡,全無突兀感。


《當自由盛開成舞》管制公私領域的界線—「欄杆」,如同掙脫束縛般充滿生命力的舞動姿態 ©忠泰美術館

《當自由盛開成舞》管制公私領域的界線—「欄杆」,如同掙脫束縛般充滿生命力的舞動姿態 ©忠泰美術館

11月17日《當自由盛開成舞》將於與打開台北計畫共同舉辦活動,邀請創作團隊曾令理與偶然設計親自導讀新作與分享創作故事,活動為免費參與,需預先上網報名,詳細資訊請見美術館官網。(文字提供|忠泰美術館、文字整理|Josh Peng)



《當自由盛開成舞》創作團隊偶然設計 ©偶然設計

Box|當自由盛開成舞 When Freedom Blooms into Dance

展覽日期|2024 年 8 月 31 日(六)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日)


展覽地點|忠泰企業大廳(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 178 號)

開放時間|平日 10:00-17:00,逢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不開放

參觀資訊|免費入場

Box|關於忠泰美術館

2013年忠泰基金會時期曾與日本森美術館合作舉辦《代謝派未來都市展》,探討代謝派思潮為全球建築發展帶來何種影響。忠泰美術館開館之後,2020年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合作舉辦了涵蓋全球粗獷主義建築研究的《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2021年推出《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聚焦在英國AA倫敦建築聯盟充滿轉變與前衛的時代,將觀眾帶回到充滿活力的建築教育現場;2022年由忠泰美術館啟動、籌備兩年多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則將焦點從國際建築思潮轉回到臺灣自身的建築歷史發展,透過持續性的座談與研究行動,盤點與梳理臺灣建築是如何受到解嚴影響而走到當代。

  • # hence,雜誌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