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的節氣料理】颱風後的夏天餐桌:蘋婆炊飯、烤綜合菇與雞肉丸

文字|毛奇、編輯|Josh Peng

時間過了八月初的立秋,炎熱的時候依然炎熱,但陽光偶爾緩了手,沒那麼毒辣催人。過去一個月,我們迎來了颱風和雷陣雨的同時,北台灣最後一批一期稻作收割落袋,在陽光與雨水裡,完成這個收穫的季節。各種意義上,時序來到下半年的感覺更強烈了,年初許的願有在上半年確實種下種籽了嗎?有機會在年底得到成果嗎?不由得這樣問自己。

#處暑吃新米




現在市面上看到的台灣米,多半是第一期稻作的新米。米是越新鮮越好吃的食物,整個七八月都很值得品嚐新上市的米。我入手了馥米(臺中194號),是一款印度香米跟台梗9號培育出來的稻米品種,顆粒精緻晶瑩,口感Q彈不黏,煮好散發出七葉蘭跟芋頭的香氣。拿來跟新米一起煮的是季節物產「蘋婆」。

蘋婆,又稱鳳眼果,最主要的產地在彰化八卦山脈,八月收成。我的老家就位於這一帶,印象中,蘋婆樹是鄉道路邊都會有的喬木,夏天時候會長出紅絲絨果莢包裹的果實種籽,種籽外殼油油黑黑亮亮的,鄉人走過會墊高腳尖,拽幾把回家加菜添做點心。連雅堂在《臺灣通史》裡描述賓婆(蘋婆)「削皮見肉,如卵黃,故亦名鳳凰卵。煮湯和糖,味勝栗子。」準確描述種籽的黃色內仁口感確實跟栗子有相似之處,但我覺得更具有彈性。

我的媽媽寄了一包蘋婆黑色種籽給我,剝殼不是輕鬆工作,要搭配廚房剪刀與指甲,勞動半小時才得到一把。剝殼後把黃色內仁跟白米飯同炊煮,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當季的土地恩賜讓人覺得滿足,忍不住多扒了一碗飯。

#自製竹籤雞肉丸



節氣處暑的餐桌是環繞著要搭配白飯而生的,我選擇了日式串燒雞肉丸。


吃日式燒鳥串燒的時候,必備一品「雞肉丸」(つくね),這是雞絞肉製成的丸子,用煎烤的方式烤熟,通常會包裹上醬汁。曾經訪問過日本米其林星級的燒鳥主廚,主廚說雞肉丸是一家串燒店最具有鑑別度的料理:從捏的形狀(圓形、橢圓棒狀、使用的竹籤)、絞肉成分(雞肉使用的部位、蔥薑的比例、有無加入雞肉軟骨或是其他的食材)、刷醬的口味,一看就可以認出來是出自哪家店,簡直像獨一無二的身分證一樣。

在這樣的理解下,調製出屬於自家口味的好吃雞肉丸,是很有意義的事吧——做出那個值得被記住的味道。

毛奇家的雞肉丸,使用雞里肌肉(超市的份量剛好適合 2 人食用),加入嫩薑末、蔥綠與蔥白、白胡椒,用兩根竹籤串成棒狀,放在鑄鐵鍋中平煎。當表面染上好吃的金黃色,倒下砂糖、醬油、清酒與一點烏醋調成的醬汁,鍋中收汁把雞肉丸通體煮熟煮透,就是下飯的自家雞肉丸料理!


#單吃、拌飯皆美的綜合烤菇


7月底颱風和暴雨帶來的後果,就是當時的菜價變貴。香菜這種夏天本來就貴的蔬菜,變得更貴了,是很有感的。但一般常吃的葉菜類,在超市我都買不到,被煮夫煮婦們一搶而空,所以這時候選擇種在設施內的蕈菇類,價格平穩,且買得到。

把架上的菇類各拿一包:杏鮑菇、香菇、鴻喜菇、雪白菇,仔細把杏鮑菇和香菇撕成條狀,跟其他條狀小菇平鋪在烤盤內,淋上芝麻油、灑鹽,用烤箱烤到半乾。烤半乾的菇菇們,吃起來有雞肉絲的口感,高溫帶出菌類迷人的香氣,取出拿來拌飯、包飯糰,非常下飯。烤一大盤吃不完也沒關係,加入油油漬保存,就是好吃的常備菜,且能保存菌菇香氣。

有時令新上市的白米與蘋婆鳳眼果,有下飯的雞肉丸,還有因為颱風災損買不到綠色葉菜做出的烤菇,這就是我這回的處暑餐桌啦。

備料的過程,也烤了甜椒當小菜,配杯酒,一邊做菜一邊吃。

  • # hence,雜誌

台灣人類學訓練,義大利慢食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Scienze Gastronomiche)食物文化行銷與溝通碩士。食物研究者,住在台北淺山;除了撰寫專欄與報導寫作、從事料理設計外,也長期經營「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社群,曾出版《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年初推出了新書《足夠好的日常—毛奇的365日提案》,與讀者們一起過著日日生活,找到屬於自己、剛剛好的生活方式。

從今年3月起,毛奇也開始在這裡,分享每月的節氣料理,從當令食材中,感受四季遞嬗與生活中的風土滋味。

FB: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毛奇個人照:攝影|Kris Kang)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