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訊人生】練習一次只把一件事好好做到—專訪李英宏

文字|Peas Lin、攝影|Rafael Wu


在2016發行《台北直直撞》之後,李英宏以《誰先愛上他的》配樂與主題曲再次遞交佳作,重塑人們對他的印象,之後多數工作都以幕後配樂為主,近年也開始嘗試走到幕前,以演員的身份展現他更多的樣貌,他給人的印象從不是多話的,可是他總散發著微微的光暈,讓人能很快地看見他,他說話永遠有他自身的節奏,他活在自己的速度,在不同的階段,梳理出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


因為各種類型的工作,每天李英宏的手機裡都有訊息不斷地湧入,他在創作或工作時為了維持高度專注,會刻意將手機放到無法輕易拿到的地方。有時靈感降臨或者他遁入無我的狀態,他能夠在好幾個小時裡都忘卻社群平台或通訊軟體的存在,他分享,「我覺得在沒有網路的場域反而讓我感到舒服,手機不會在我的口袋不時震動,我也不需時不時確認,其實有時不斷確認這個動作,於我帶有一種不情願,那些訊息好似都在追著我要馬上回應。」

他更進一步分析自己,坦承他不擅長在短時間應付大量的訊息,若是因為拍戲,劇組進入沒有訊號的山區工作,那種彷彿回到兒時時光的時間裡,他說當下在做什麼就投入去做,演戲時演戲、休息時休息、聊天時能專心地與人們說話,注意力都放在此時此刻的時光,對他來說美好而自在。

在城市生活裡,他經常看到人們吃飯時邊拿著手機,往往先看完螢幕裡的短影片,才轉頭去嚥下嘴裡的東西,令他不禁思考,人的大腦多數時候只能處理一件事,當人們將自己的心思分散到這麼多地方,許多事物都只是片面地觸及,喪失了完整的感受。

大家都會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但是到底如何能夠「好好去做一件事?」
我從散步開始練習。



他懷念過去,人們在社群平台上更多時候是掏心掏肺地分享自己,現在能夠使用的社群與軟體太多,這些對外公開的渠道都成了展間,很多人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樣貌,於是彼此之間攀比著生活種種,他說:「如今大家分享的東西,很難分辨真跟假,假的新聞、假的訊息不斷流動,就連風向和話題都很輕易就被操作,其實這也是大部分現在社群平台上最大的問題,很多事都跟利益有關係,進而激發得失心和其他負面情緒,所有影響堆疊起來,連帶輸出的創作就變得沒有那麼單純。

但身為一個創作者,自知順著時代的潮流,他必須學會運用平台來自我宣傳,而他也相信從社群裡長大的年輕世代會有自己適應的方式,他也承認有時會短影片看著看著就過了一小時,社群餵養的快感變成麻木日常裡難以割捨的情感療癒,他認為「覺察」是很重要的一步,要自己去感知受到了多少社群平台的影響,然後學會在其中去平衡自我,他比喻,「各種社交軟體就跟糖一樣,糖已經讓現代人上癮了很長一段時間,以至於有糖的生活已變成很自然的狀態,可是很多人其實都知道這有壞處,所以會減量甚至到無糖,接著把有糖分的東西都除掉,改成都吃很健康的食物。我覺得戒斷社群媒體也是,先透過前面的狀態去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自身需要攝取怎麼樣的營養。」

接著要找到一件事物來取代看社群帶來的短暫快樂,他說到自己近期試著散很長很長的步,手機跟耳機都不帶,平常工作上必須不斷地聆聽不同聲音的他,連聽音樂都已經是種疲勞,尤其音樂裡挾帶的高頻在耳裡穿過彷彿轟炸,他說從來沒有人教導怎麼走路,大家都會說「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但是到底如何能夠「好好地去做一件事?」他讓自己練習散步為起點,從身體出發去感應每一步,一切空白地去覺知內裡和周遭,他提到與別人一起散步的感覺很不一樣,有另一個人時你必須配合對方的節奏,當有互動時要隨時給予回應。

獨自散步時他就是淨空的狀態,他能把緊繃的自己鬆開來調整。對應到創作時以及演戲時的他,他說以前會有很多理論去設想事情應該如何進行,到了現今,他有時不刻意去準備,讓內在澄清,一旦開機就讓自己去玩,「心流會讓我覺得很完完全全的像在玩,完全不費力、完全不思考、完全不要求什麼,然後在那個狀態裡我會偶爾感覺到很像小時候在玩遊戲在畫畫,有時得到的成果也是意想之外的。」

李英宏說,需要很多時候來放空,他喜歡山,因為比起海洋讓他聯想到吞噬,山更像是環繞著他的,他回憶著在山裡看到的畫面,光是看著粼粼小溪上掛著滿月,他就可以放開思緒,不用思考自己為何在這裡,單單只是存在於那個時刻裡就好。


私房斷訊清單

MY RECOMMENDATION

爬山 散步

Profile

李英宏
DJ Didilong


Singer / Actor
歌手/演員

歌手、配樂師、演員。

2016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台北直直撞》,相隔八年,2024年七月即將推出第二張專輯, 2018年上映的《誰先愛上他的》由李英宏打造原聲帶,更以其中主題曲〈峇里島〉入圍金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之後他為許多類型作品創作配樂,今年不僅擔任《莎莉》配樂製作人,還在其中飾演台味滿滿的鄰家大哥。

本文出自恆隆行hence,雜誌第三期,可至恆隆行各專櫃免費索取紙本雜誌。

  • # hence,雜誌
read more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