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雲端情人》中善解人意的 AI 情人,現在已經近在咫尺

文字|張硯拓、編輯|Mimy Chan、劇照|MyVideo、IMBD


你會想要一個 AI 情人嗎?你相信 AI 情人的愛是「真的」嗎?或者其實、你並不在意這樣的愛到底是真是假?

說起 2013 年的《雲端情人》,很難相信它已經超過 10 歲了。不論是我身邊的影迷朋友,或是愈來愈依賴「線上人際關係」的所有人,都常常想起它。片中令人心疼的感情,以及溫暖又帶著疏離感的未來光景,都吸引我一再重溫,也反覆思考:究竟愛情是什麼?我們期待從中得到什麼?當現實世界的科技越來越靠近本片,我們要給自己什麼警惕?

(劇照提供:MyVideo)

在《雲端情人》裡,電腦公司推出了最新的 OS(作業系統),是擁有自我人格的語音助理,他/她可以和使用者展開風趣又有料的對話,而且能理解和表達「情感」。於是主角與他的 OS「莎曼珊」越談越有火花,進而真的相戀,但他在這其中得到的滿滿心靈支持、以及「被了解」的深刻感受(畢竟莎曼珊通曉他的一切內、外在和生命經驗),卻不被這個世界認同。「我很難過你竟然連真實的人際關係,都無法建立!」他的前妻如此批判他。



《雲端情人》想談的,是當人工智慧有一天已經不只會「模仿」,而是真的擁有「心靈」,那麼他/她和人類之間的愛情,是否可以為「真」?這個問句的另一面則是:愛情這件事,如果只有精神層面卻沒有實體,還可以算數嗎?

2013 年當時,人與人的相處還沒有被社群網路扭曲,甚至在像阿拉伯之春這樣的革命浪潮裡,社群應用還成了運動者突圍的資訊武器。可以說在當年,我們對網際網路的潛力還充滿希望,數位人際是直率而非虛假的,更不用說人工智慧的發展還很初階;當時的我們看《雲端情人》,不但把片中的 AI 視為「科幻」,更把人類與機器談的戀愛,想得很浪漫。


(劇照提供:MyVideo)

然而,本片導演史派克.瓊斯的洞見之一,是他一方面相信人與機器能夠發展出真正的、有意義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察覺了:這樣的科技走向,會悄悄改變人的模樣。在《雲端情人》裡,所有人與人的交流、傳情以及排解孤單的方式,都是數位的。這讓人們的生活看似便捷有效率,實則在彼此之間,總有一分隔閡感。彷彿所有的人際需求都在線上處理完了,所以現實裡的人與人之間,就不需要、不擅長、也不好意思互相打擾。

這一點,在 11 年過後重看,真讓我覺得就是當下的現實了。如今從工作、同儕、同好的尋覓到甚至家人聯繫,都是靠數位,我們都有許多和家人/同事處在同一個空間、卻各自都在用手機和別人聯繫的經驗。一方面,我們對於在線上認識他人,其中可能潛藏的欺騙、造假與危險性的警戒心,前所未有地高;另一方面,比我年輕一到兩個世代的朋友,都在建議我應該要用交友軟體,才能夠認識對象。



再加上,《雲端情人》對愛情的見解,又不只以上。故事後半,主角意識到莎曼珊「不只有」和他談戀愛——但這裡的概念不是一般認知中、花心與否的道德問題,而是 AI 的本質不停在進化,他/她們感知世界、看待感情、面對自我的方式和人類不在同一維度,可以同時多工又專情。於是這故事搖身一變,從前半探討 AI 的「自我」是否完整,變成了後半對於關係裡的「個人成長」的在乎:

在現實裡,每個人的心境和價值觀都會隨著閱歷而成長,當一段關係裡的兩個人成長節奏不同,一旦有落差出現,關係的本質就會改變。但這樣的成長又是必然的——試想,如果你的對象的內在永遠不變,那就算他全心全意地為愛你而存在著,他也只能是你的戀愛對象,而無法是人生伴侶。

真正的愛情,必須建立在雙方都不只為了這段關係而存在,必須共同經營一個既「在一起」、又各自獨立的關係。因為決定愛情能否長久的不是這當下多契合,而是注定未來會繼續成長、變化的兩個人,是否願意一直一起走。


(劇照提供:MyVideo)

這個專欄寫到這裡,2013 年的選片要談《雲端情人》,是老早就選定的。但就在這篇文章動筆前兩天,當今人工智慧的領頭公司 OpenAI 剛推出下一代的 ChatGPT-4o,主打能更生動地和人類互動,包括又聽、又看(麥克風加相機),說話有明顯的情緒節奏,還可以察覺使用者的表情,以及「循循善誘」地進行各種教學。很顯然地,這是人類和機器互動方式的又一大里程碑,我們距離一個「雲端情人」的出現,又往前一大步了。

接下來,會否有許多男男女女沈浸在和 AI 談心的舒服體驗中,樂此不疲?我想答案幾乎是肯定的。但至少到目前,這樣的 AI 仍然沒有真的「自我」,而只是極度擅長模仿人與人的溝通而已。這樣的極度擅長模仿,仔細想來令我悚然——但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或不是模仿,也不是真的那麼重要吧。


author

【影評人暨《釀電影》主編 張硯拓】

曾任金馬獎、香港電影節費比西獎、女性影展、高雄電影節評審。出版散文集《剛剛好的時光》,文章散見《大誌》、《BIOS monthly》、《新活水》、《500輯》、《聯合文學》等線上與紙本媒體。有點太過於寵兩隻貓。

FB / Letterboxd:yentuo|IG:yentuochang

【深夜時光電影院】專欄

二〇〇〇年是新舊世紀的交替,也是我剛滿十八歲的一年。當時的世界還未脫離世紀末的狂歡,當年的我也沒有意識到「真正」的人生已經開啟了。那些年遇上的電影,後來一一成為我的心靈寶石,構築我的記憶和價值觀,也和現在的自己對話。在這個專欄裡,我想要一步一部,重訪它們。

read more
相關推薦